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坏死性肠炎

2024.08.10 15:35

坏死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小肠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

坏死性肠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严重肠道疾病。其发病与肠道缺血、感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肠道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时,可导致局部肠黏膜缺血缺氧,进而发生坏死。一些细菌感染,如产气荚膜梭菌等,也可能是重要的致病因素。感染后细菌产生的毒素可损伤肠黏膜。肠道内环境的紊乱、机体免疫功能异常等也可能参与到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腹痛,多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可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便血,严重时可导致休克。腹部检查可发现腹胀、腹部压痛等表现。由于坏死性肠炎病情凶险,可迅速进展导致广泛的肠道坏死、穿孔,引发严重的腹膜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影像学检查如腹部X线、CT等综合判断。治疗上,首先要禁食,给予胃肠减压,以减轻肠道负担。同时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纠正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合理应用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对于病情严重、出现肠道穿孔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切除坏死的肠道组织。

坏死性肠炎是一种严重且危及生命的肠道疾病,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对于一些可能导致肠道缺血的疾病要积极治疗,以降低坏死性肠炎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