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尿常规中出现结晶正常吗

2024.10.28 17:49

尿常规中出现结晶是不正常的现象。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的溶质处于溶解状态,当尿液中出现结晶时,通常提示身体可能存在某些异常状况。结晶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可能是由于饮水过少,导致尿液浓缩。当尿液中的水分含量降低时,尿液中的各种盐类物质,如草酸钙、尿酸盐等,就容易达到过饱和状态而析出形成结晶。另一方面,身体的代谢异常也可能促使结晶的形成。例如,高尿酸血症患者,血液中尿酸水平过高,肾脏排泄尿酸增多,当尿液的酸碱度等条件合适时,尿酸就容易形成结晶。某些疾病影响肾脏的滤过和重吸收功能时,也可能导致尿液成分改变,进而出现结晶。如果尿液中的结晶持续存在或者数量增多,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结石,从而引发一系列泌尿系统的症状,如肾绞痛、血尿、尿路梗阻等,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所以,一旦尿常规中发现结晶,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如增加饮水、调整饮食结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