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腹膜炎怎么治疗

2024.08.22 23:06

急性腹膜炎的治疗主要包括早期抗生素治疗、手术治疗、支持治疗、疼痛管理和预防并发症。具体分析如下:

1.早期抗生素治疗:急性腹膜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及时给予抗生素治疗至关重要。治疗原则是选用广谱、对病原菌敏感的抗生素,并注意抗生素的剂量和疗程。在未明确病原菌的情况下,可先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再调整用药。抗生素的选择还需考虑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过敏史等因素。

2.手术治疗:急性腹膜炎的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穿孔修补、坏死组织清除、腹腔引流等。对于继发性腹膜炎,如阑尾炎、胆囊炎等,需针对原发病灶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感染灶,防止病情恶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3.支持治疗:急性腹膜炎患者需注意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维持内环境稳定。对于严重患者,可给予静脉营养支持,确保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同时,注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和电解质失衡。

4.疼痛管理:急性腹膜炎患者常伴有剧烈疼痛,需给予有效的疼痛管理。可选用非甾体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调整药物剂量。同时,注意观察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5.预防并发症:急性腹膜炎患者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已出现的并发症,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如抗休克治疗、器官功能支持等。

急性腹膜炎的治疗需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