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慢性胃炎如何确诊

2024.08.12 12:30

慢性胃炎的确诊通常包括病史采集、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的病史对于慢性胃炎的诊断至关重要。医生会询问患者是否有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以及这些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加重因素。医生还会关注患者是否有胃炎的诱因,如长期饮酒、吸烟、药物使用史、幽门螺杆菌感染等。

2.临床表现:慢性胃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感、反酸、嗳气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贫血、体重下降等症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但这些症状并非特异性,也可能由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引起。

3.内镜检查:内镜检查是诊断慢性胃炎的重要手段。通过胃镜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如黏膜炎症、糜烂、溃疡等。内镜检查还可以对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便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对胃黏膜活检组织的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慢性胃炎的类型和程度。慢性胃炎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黏膜炎症、腺体萎缩、肠化生等。这些改变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5.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等。血常规可发现贫血、炎症等指标异常。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判断慢性胃炎的病因,为治疗提供依据。影像学检查如胃部超声、CT等也可用于了解胃部病变的情况。

慢性胃炎的确诊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内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等多方面信息。通过这些检查,医生可以明确慢性胃炎的类型、程度和病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等,也有助于预防慢性胃炎的发生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