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要紧吗

2024.08.06 09:45

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引起关注的。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存在于人体多个组织中的酶,尤其在肝脏、骨骼中含量较高。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的现象可能反映了身体的一些生理或病理变化。

在生理层面,儿童正值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骨骼生长迅速,因此碱性磷酸酶活性相对较高是正常现象。生理性增高还可能出现在孕妇和进食高脂肪食物后。如果碱性磷酸酶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范围,就可能暗示存在某些健康问题。

在病理层面,碱性磷酸酶偏高可能与多种疾病相关。例如,肝脏疾病如肝炎、胆汁淤积、肝癌等可能导致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因为这些疾病影响了酶的正常排泄途径。骨骼系统疾病如佝偻病、骨软化症、骨肿瘤等也可能引起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

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儿童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夜惊、夜间不踏实睡眠、摇头、多汗等。这些症状可能与钙磷代谢异常有关,进而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长期碱性磷酸酶偏高还可能导致儿童缺钙,出现枕部出汗多、鸡胸、肋串珠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软骨病或幼儿骨质疏松。

值得注意的是,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危害与其背后的原因密切相关。如果是由肝脏或胆道疾病引起的,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黄疸等症状。而骨骼系统的疾病可能导致骨骼疼痛、变形等问题。对于碱性磷酸酶偏高的儿童,家长应密切关注其症状变化,并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

在处理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的问题时,医生通常会结合其他检查结果如肝功能、肝脏超声等来判断具体原因。如果确定是生理性增高或轻微偏高,可能无需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如果发现存在潜在疾病,就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儿童碱性磷酸酶偏高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引起重视的。虽然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生理性增高,但也不能排除疾病引起的可能性。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