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房颤有没有遗传性

2024.09.10 18:15

房颤有一定的遗传性。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虽然大多数房颤病例是由后天因素引起的,如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酗酒、年龄增长等,但遗传因素在房颤的发生中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些基因的突变或变异可能会增加个体患房颤的风险。研究发现,某些家族中存在多个成员患有房颤的情况,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了传递作用。遗传易感性可能导致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使得心脏更容易出现异常的电活动和节律紊乱,从而引发房颤。遗传因素还可能与其他致病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房颤的发生几率。

即使存在遗传因素,也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房颤。遗传只是增加了患病的风险,而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同样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规律作息等,对于预防房颤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有房颤家族史的人群,应更加关注心脏健康,定期进行体检和心脏相关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脏问题。如果已经确诊房颤,应及时就医,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术等,以控制症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房颤具有一定遗传性,但通过综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其对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