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心律失常的中医辨证论治

2024.09.10 18:15

心律失常在中医中可通过辨证论治来进行调理和治疗。中医认为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气血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

从整体观念出发,心律失常可分为多种证型。如心虚胆怯证,多因情志不遂、惊恐等导致,表现为心悸易惊、坐卧不安等,治疗以镇惊定志、养心安神为主;心血不足证,由于劳倦过度、失血等引起,可见心悸头晕、面色无华等,治宜补血养心、益气安神;心阳不振证,常因久病阳虚或禀赋不足所致,有心悸不安、胸闷气短等表现,需温补心阳、安神定悸;阴虚火旺证,多由久病阴虚、五志化火等引发,症见心悸不宁、心烦少寐等,应滋阴清火、养心安神;还有水饮凌心证、瘀阻心脉证等不同证型,治疗方法也各有侧重。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精准辨证,然后选用合适的方剂或中药进行个体化治疗。同时,中医还强调生活方式的调整,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劳累、规律作息、饮食有节等,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和预防复发。中医治疗心律失常注重整体调理和标本兼治,通过改善机体的内在环境,恢复气血阴阳的平衡,从而达到稳定心律、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并且,中医治疗可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为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全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