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兮恒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呼吸内科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是怎么引起的

2024.11.12 10:43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主要由环境暴露、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医疗操作、局部组织损伤、遗传因素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环境暴露:非结核分枝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土壤、水、灰尘等。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通过吸入含有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气溶胶、接触污染的水或土壤而感染。例如在一些潮湿的环境中,如游泳池、温泉等,如果消毒不严格,就可能存在大量非结核分枝杆菌。对于一些从事与土壤、水密切接触工作的人群,感染风险也相对较高。

2.宿主免疫功能低下:当人体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时,如患有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器官移植后患者、患有某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机体抵抗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能力下降。非结核分枝杆菌容易在体内定植并引发疾病。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CD4+T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防御机制被破坏,容易感染。

3.医疗操作:一些医疗操作可能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如外科手术、注射、插管等,如果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非结核分枝杆菌就可能通过这些侵入性操作进入人体。例如在进行某些整形手术时,如果植入物被非结核分枝杆菌污染,就可能引发感染。另外,在医院的一些医疗设备,如支气管镜等,如果清洗和消毒不规范,也会成为传播源。

4.局部组织损伤:局部组织的损伤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入侵提供了机会。例如皮肤破损后,非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伤口并在局部繁殖。肺部如果受到损伤,如长期吸烟导致的肺部慢性炎症、肺部外伤等,也容易使非结核分枝杆菌在肺部定植引发疾病。在有龋齿或口腔黏膜破损时,口腔也可能成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部位。

5.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因素可能使个体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更易感。虽然目前具体的遗传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一些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存在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影响机体对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免疫应答。家族中有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患者的人群,可能存在遗传易感性,相对更容易患病。

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预防和控制非结核分枝杆菌病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提高环境卫生水平、增强个体免疫力、规范医疗操作等,以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