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经常性短时心动过速怎么回事

2024.10.12 11:00

经常性短时心动过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心脏疾病、内分泌失调、药物影响、生活压力及心理因素等。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疾病:心动过速有时是由心脏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炎、心脏瓣膜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心脏电生理功能紊乱,进而引发短时心动过速。建议针对心脏疾病引起的短时心动过速,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如服用抗心绞痛药物、抗炎药物等。同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合理饮食和锻炼。

2.内分泌失调: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素分泌增多等内分泌失调疾病,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建议针对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短时心动过速,患者需进行相关内分泌功能检查,如甲状腺功能检查、肾上腺素水平测定等。根据检查结果,采用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等方法,调整内分泌水平。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抑郁药、支气管扩张剂等,可能引起心动过速。建议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评估药物副作用。如确认心动过速与药物相关,可考虑更换药物或调整剂量。

4.生活压力: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疲劳等高压状态,可能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引发心动过速。建议学会缓解压力,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心理调适,如进行深呼吸、瑜伽、冥想等。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5.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如焦虑、恐慌、紧张等情绪,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建议针对心理因素引起的短时心动过速,患者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同时,学会自我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短时心动过速的病因多种多样,患者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有助于缓解症状和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