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标准

2024.11.05 14:42

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

从病史方面来看,患者可能存在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因素,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凝血功能异常疾病如蛋白C、蛋白S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等,近期腹部手术史、创伤史、感染史尤其是腹腔内感染、长期口服避孕药等。临床表现上,早期症状多不典型,可能仅有腹部不适、隐痛或腹胀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腹痛加剧、恶心、呕吐、腹泻或血便等症状。体征方面,早期腹部体征与症状不相符,即腹痛剧烈但腹部压痛相对较轻,随着肠管缺血坏死加重,可出现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实验室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可升高,血液浓缩时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升高,同时可能伴有血淀粉酶轻度升高。D-二聚体通常会升高,但特异性不强。在影像学检查方面,腹部CT是最常用且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典型表现为肠系膜上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影,肠壁增厚、肠管扩张积气积液,还可发现腹腔积液等间接征象。增强CT可显示肠系膜静脉内血栓不强化,有助于明确诊断。肠系膜血管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能够直接显示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的部位、范围等,但由于其为有创检查,一般不作为首选。彩色多普勒超声也可发现肠系膜静脉内血栓,但受肠道气体干扰较大,准确性相对较低。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方面的信息,才能准确诊断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