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什么是出血性膀胱炎

2024.10.21 14:12

出血性膀胱炎是指膀胱内的急性或慢性弥漫性出血,多由药物、感染、放射性损伤等因素引起的膀胱炎症。

出血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血尿,可为突发性肉眼血尿,也可为镜下血尿,同时可能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下腹疼痛,甚至导致膀胱填塞,引起急性尿潴留。

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原因较为多样。某些药物如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其代谢产物对膀胱上皮细胞具有毒性作用,容易诱发本病。长期接受放射性治疗,尤其是盆腔放疗,可能导致膀胱黏膜损伤而引发。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膀胱也可能引起出血性膀胱炎。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等也可能累及膀胱。

对于出血性膀胱炎,治疗主要包括去除病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立即停用可疑致病药物,积极控制感染,给予止血药物等。大量血尿导致膀胱填塞时,可能需要进行膀胱冲洗甚至手术处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多喝水以促进尿液排出,冲洗膀胱,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多数患者的症状可以逐渐缓解,但如果病因持续存在或病情严重,可能会导致膀胱功能受损等后遗症。对于出血性膀胱炎需要早期诊断、积极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