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胃腺体增生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2

胃腺体增生是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异常增生,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胃部慢性炎症、遗传因素、胆汁反流等引起。具体分析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可寄生于胃黏膜,引发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刺激会导致胃腺体增生。幽门螺杆菌能够产生多种酶和毒素,破坏胃黏膜的屏障功能,使胃黏膜处于持续的损伤与修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胃腺体细胞容易出现增生性改变。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采用质子泵抑制剂、铋剂和抗生素联合使用的方法。

2.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或者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过度节食等,会对胃黏膜造成反复刺激。胃黏膜在这种不良刺激下,为了适应环境会发生代偿性变化,导致胃腺体增生。改善这种情况需要调整饮食习惯,保持饮食均衡,多吃蔬菜、水果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时定量进餐。

3.胃部慢性炎症:慢性胃炎等慢性炎症疾病,会使胃黏膜长期处于炎症状态。炎症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会影响胃腺体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增殖,促使胃腺体细胞增生。对于胃部慢性炎症,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黏膜等,同时去除致病因素,如戒烟酒等。

4.遗传因素:某些遗传基因的突变或异常可能使个体具有胃腺体增生的遗传易感性。家族中有胃腺体增生或胃癌等相关疾病的患者,其亲属发生胃腺体增生的风险相对较高。对于这种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胃腺体增生,需要密切进行胃部检查监测,早期发现可能的病变并进行干预。

5.胆汁反流:胆汁反流至胃内,胆汁中的胆盐等成分可损伤胃黏膜。胃黏膜在胆汁的刺激下,会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中就包括胃腺体增生。治疗胆汁反流可使用促进胃肠动力药物,减少胆汁反流至胃内,同时结合保护胃黏膜药物减轻胆汁对胃黏膜的损害。

胃腺体增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如果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