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出现了尿急的情况该做哪些检查

2024.10.21 14:12

若出现尿急情况,应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尿细菌培养、泌尿系统彩超、尿动力学检查和血液检查。具体分析如下:

1.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诊断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疾病的首选方法。通过检查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蛋白质、糖、酮体、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可初步判断尿路感染、肾小球肾炎等疾病。尿急可能是尿路感染的症状,尿液常规检查有助于发现感染及炎症。

2.尿细菌培养:尿细菌培养是诊断尿路感染的重要依据。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可以确定感染的类型和敏感抗生素。尿急伴有尿路感染症状时,应进行尿细菌培养,以指导临床治疗。

3.泌尿系统彩超:泌尿系统彩超检查可以观察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等器官的形态、大小、结构,发现结石、肿瘤、囊肿等异常情况。尿急可能是由于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引起的,如膀胱颈梗阻、前列腺增生等。

4.尿动力学检查:尿动力学检查主要包括尿流率测定、膀胱压力测定等,用于评估膀胱功能、尿道括约肌功能和尿路梗阻程度。尿急可能是膀胱过度活动症等尿动力学异常的表现,尿动力学检查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5.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糖、血脂等指标,发现可能导致尿急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血液检查还可以评估患者的炎症反应,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出现尿急情况时,应进行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在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畅,适当锻炼,有助于缓解尿急症状。同时,根据医生建议,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