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2024.08.16 09:45

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30:2。

心肺复苏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重要急救措施。在进行心肺复苏时,正确的按压与呼吸比例至关重要。30:2的比例是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确定的。胸外按压的目的是通过按压胸骨,促使心脏产生血液流动,以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而人工呼吸则是为了提供氧气,避免缺氧对大脑等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伤。

心脏骤停后,血液循环停止,大脑等重要器官会迅速缺氧。胸外按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心脏的泵血功能,将血液推向全身。持续而有效的按压能保持一定的血流供应,为后续恢复自主循环争取时间。人工呼吸则补充了氧气,确保血液中有足够的氧含量来维持细胞的功能。30次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可以在保证按压效果的同时,给予适当的氧气供应。

如果比例不当,可能会影响复苏效果。按压次数过少,不能有效维持血液循环;按压比例过高,可能会导致过度通气或影响按压的连续性和质量。同样,人工呼吸次数过多或过少也会对复苏产生不利影响。在实际操作中,复苏者需要准确掌握这一比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同时,要确保按压的深度、频率和位置正确,人工呼吸的气量和频率合适,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此外,心肺复苏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需要多人密切配合。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应尽快获取除颤仪等设备,以便在必要时进行除颤。持续高质量的心肺复苏,直到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是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的关键。30:2的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是心肺复苏的重要原则之一,对于成功复苏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