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世昌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神经内科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是怎么回事

2024.12.05 17:58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是一种脑部的影像学表现,其可能与年龄增长、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有关。具体分析如下:

1.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人体的血管会逐渐老化,血管壁弹性降低,内膜增厚,脑部小血管也不例外,这种自然的老化过程容易导致基底节区出现腔隙灶。虽然年龄增长不可避免,但可以通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度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来延缓血管老化的进程。

2.高血脂:

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脂质成分过高时,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影响脑部小血管供血,促使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形成。患者要控制饮食,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运动量,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以降低血脂水平。

3.高血压:

高血压长期作用于脑部小动脉,使血管壁发生玻璃样变,导致管腔狭窄、闭塞,进而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出现双侧基底节区腔隙灶。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按照医生的建议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低盐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控制体重等。

4.动脉硬化:

随着年龄增长或在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高脂饮食、吸烟等影响下,动脉内膜受损,脂质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容易在基底节区形成腔隙灶。患者要改善生活方式,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适当运动,必要时遵医嘱使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来稳定斑块。

5.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引起微血管病变,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基底节区的小血管也会受累,出现腔隙性改变。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等方式,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定期监测血糖,预防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高盐、高糖食物;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戒烟限酒;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异常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