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东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三级甲等 儿科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有哪些

2024.08.29 16:46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营养摄入不足、生长发育迅速、铁吸收障碍、慢性失血和遗传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营养摄入不足:婴幼儿及儿童期是生长发育迅速的阶段,对铁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如果饮食中缺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蛋类、豆制品等,就容易导致缺铁性贫血。针对这一问题,家长应注重孩子的饮食搭配,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2.生长发育迅速: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血容量和红细胞数量不断增加,对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若铁摄入不足,则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适时调整饮食结构,确保铁的充足摄入。

3.铁吸收障碍:部分儿童由于肠道功能异常或疾病影响,导致铁吸收能力下降,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针对这种情况,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改善肠道功能,提高铁的吸收能力。

4.慢性失血:慢性失血是导致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原因,如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等。发现慢性失血现象时,应及时就医,查找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5.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可能因为遗传原因,导致铁代谢异常,从而引发缺铁性贫血。对于这类患者,应进行家族遗传调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治疗。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多种多样,家长要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合理安排饮食,确保铁的充足摄入。同时,对于患有相关疾病的儿童,要及时治疗,改善铁吸收和利用。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慢性失血现象,并针对遗传因素进行合理的干预。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