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会心力衰竭吗

2024.09.10 18:14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有可能会导致心力衰竭。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大类疾病的统称,其中一些情况与心力衰竭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长期的高血压如果控制不佳,会使心脏的负荷持续加重,逐渐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冠心病患者如果心肌梗死面积较大,或反复发生心肌缺血,会影响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也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脏瓣膜病等心脑血管疾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都可能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

当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时,心脏和血管的正常功能受到影响。心脏可能需要更努力地工作来克服血管病变带来的阻力,或者由于心肌受损而不能有效地泵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持续的不良影响会逐渐削弱心脏的功能,使其难以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心脏的肌肉可能会变薄、伸长或变得僵硬,导致心脏的泵血能力下降,不能满足身体的需求,从而出现心力衰竭的一系列症状,如呼吸困难、乏力、水肿等。而且,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还可能存在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高血脂、糖尿病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加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几率。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密切关注心脏功能的变化,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尽可能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一旦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要及时就医,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