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级甲等 皮肤性病科

皮肤上的出血点由来是什么

2024.11.22 16:13

皮肤上的出血点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皮肤黏膜下的微小血管破裂出血,血液在局部淤积而形成的小的红色斑点。

皮肤出血点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从血管本身的因素来看,血管壁结构和功能异常是常见原因之一。例如先天性的血管壁发育缺陷,像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的血管壁薄弱,缺乏正常的弹性纤维等结构,在受到轻微外力或者血流压力变化时就容易破裂出血形成出血点。后天性的因素如过敏性紫癜,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使得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液渗出到血管外形成出血点。血小板因素也对皮肤出血点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血小板数量减少时,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的作用无法正常发挥,不能及时堵住破损的血管,容易导致出血。血小板功能异常同样会引起,像血小板无力症患者,血小板虽然数量正常,但功能存在缺陷,无法正常聚集形成止血栓,从而出现皮肤出血点。

凝血因子缺乏或功能异常也会导致皮肤出血点。凝血因子是血液凝固过程中的关键物质,当凝血因子缺乏时,如血友病患者,体内缺乏特定的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发生障碍,轻微的损伤就可能引起出血,在皮肤上表现为出血点。一些全身性疾病也可能与皮肤出血点有关,例如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可能影响血管、血小板或者凝血因子,间接导致皮肤出血点的出现。在严重的感染时,病原体释放的毒素可能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出血点;同时感染还可能影响骨髓造血功能,减少血小板的生成或者影响其功能。肝脏疾病患者由于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也容易出现皮肤出血点等出血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