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问》中讲: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风气胜的称为行痹,寒气胜的称为痛痹,湿气胜的称为著痹,也就是说黄帝内经认为痹症的发生与人体感受风、寒、湿邪有关系的。
风、寒、湿邪乘虚侵入人体,在经络中流注从而形成痹证,行痹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大多都是游走性的,需要祛风通络;痛痹的患者肢体关节疼痛的部位比较固定,喜欢温暖,得温疼痛减弱,需要温经散寒;著痹的患者湿气比较重,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经常伴有手足困重、肿胀,需要除湿通络。
相关语音
风寒湿痹什么意思 有什么特点
风寒湿痹,中医病证名,分为行(风)痹、痛(寒)痹、着(湿)痹的合称。 1.行痹
风寒湿痹的症状有哪些
风寒湿痹的症状主要是关节酸痛、肌肉酸疼,并且伴有麻木感,长时间以后还可能会出现关
著痹有什么症状
著痹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汗多、皮肤不仁。著痹最早来自黄帝内经,是风寒
湿痹是怎么引起的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